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蛋白质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过程的三个阶段)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什么?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转录和翻译。 转录阶段:在细胞核中,DNA的蓝图被…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什么?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转录和翻译。

转录阶段:在细胞核中,DNA的蓝图被复制成RNA分子。RNA聚合酶将根据DNA上的碱基序列合成与之互补的RNA链,这个过程被称为转录。转录的结果是合成出一种称为mRNA(信使RNA)的分子。mRNA是一种单链RNA,它带有从DNA中复制出来的基因信息。mRNA分子中的每个碱基对应着一个氨基酸,它们的序列决定了最终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转录完成后,mRNA分子会离开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进行翻译。

翻译阶段:在核糖体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由tRNA(转运RNA)分子携带的氨基酸与mRNA上的三个碱基序列(称为密码子)互相配对,形成一个氨基酸链。这个过程是通过蛋白质合成机器上的核糖体来完成的。tRNA分子上有一个反密码子,它与mRNA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每个tRNA分子携带着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当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匹配时,核糖体会将这个氨基酸加入到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中。翻译过程一直进行,直到mRNA上的所有密码子都被翻译成氨基酸,形成一个完整的蛋白质链。然后,这个蛋白质链会进行一系列的修饰和折叠,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的蛋白质。

这个过程是一个高度精确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分子的协同作用。错误的转录或翻译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异常或功能失调,从而对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分成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1.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活化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均由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完成。反应完成后,特异的tRNA3’端CCA上的2’或3’位自由羟基与相应的活化氨基酸以酯键相连接,形成氨基酰tRNA。

2.活化氨基酸的缩合——核蛋白体循环: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反复翻译mRNA上的密码并缩合生成多肽链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核蛋白体循环。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⑴起动阶段:①30S起动复合物的形成。在IF促进下,30S小亚基与mRNA的起动部位,起动tRNA(tRNAfmet),和GTP结合,形成复合体。②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IF3从30S起动复合体上脱落,50S大亚基与复合体结合,形成70S起动前复合体。③70S起动复合体的形成。GTP被水解,IF1和IF2从复合物上脱落。

⑵肽链延长阶段:①进位:与mRNA下一个密码相对应的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此步骤需GTP,Mg2+,和EF参与。②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将给位上的tRNA所携带的甲酰蛋氨酰基或肽酰基转移到受位上的氨基酰tRNA上,与其α-氨基缩合形成肽键。给位上已失去蛋氨酰基或肽酰基的tRNA从核蛋白上脱落。③移位:核蛋白体向mRNA的3′- 端滑动相当于一个密码的距离,同时使肽酰基tRNA从受体移到给位。此步骤需EF(EFG)、GTP和Mg2+参与。 此时,核蛋白体的受位留空,与下一个密码相对应的氨基酰tRNA即可再进入,重复以上循环过程,使多肽链不断延长。

⑶肽链终止阶段:核蛋白体沿mRNA链滑动,不断使多肽链延长,直到终止信号进入受位。①识别:RF识别终止密码,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②水解:RF使转肽酶变为水解酶,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酯键被水解,多肽链释放。③解离:通过水解GTP,使核蛋白体与mRNA分离,tRNA、RF脱落,核蛋白体解离为大、小亚基。

rna与蛋白质结合成什么

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简称“RBP”,是一类伴随RNA的调控代谢过程,与RNA结合的蛋白质的总称。RBP伴随RNA生命始终,可以不夸张的说:没有RBP,RNA寸步难行。其主要作用是介导RNA的成熟、转运、定位和翻译;一个RBP可能存在多种靶标RNA;且其表达缺陷会造成多种疾病。

基因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合成是指生物按照从脱氧核糖核酸 (DNA)转录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亦称为翻译,即把m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转变为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过程。这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产生基因产物蛋白质的最后阶段。不同的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是因为它们表达不同的基因,产生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吗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普遍被认为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一般而言,原核细胞只有一种核糖体,而真核细胞具有两种核糖体。

核糖体的结构和其它细胞器有显著差异:没有膜包被、由两个亚基组成、因为功能需要可以附着至内质网或游离于细胞质。因此,核糖体也被认为细胞内大分子而不是一类细胞器。

“中心法则”里RNA翻译到蛋白质这一过程就发生在核糖体。翻译时,核糖体小亚基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结合,读取mRNA信息,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将转运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线粒体中大多数蛋白质在哪里合成

线粒体中大多数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定向转运到线粒体、叶绿体。转运机理也都相似,主要依靠前体蛋白N段的信号序列。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吗

蛋白质合成是指生物按照从脱氧核糖核酸转录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亦称为翻译,即把m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转变为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过程。

这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产生基因产物蛋白质的最后阶段。不同的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是因为它们表达不同的基因,产生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成份至少有200种,其主要体是由mRNA、tRNA、核糖核蛋白体以及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共同组成。

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核糖体就像一个小的可移动的工厂,沿着mRNA这一模板,不断向前迅速合成肽链。氨基酰tRNA以一种极大的速率进入核糖体,将氨基酸转到肽链上,又从另外的位置被排出核糖体,延伸因子也不断地和核糖体结合和解离。核糖体和附加因子一道为蛋白质合成的每一步骤提供了活性区域。

核糖体合成哪些蛋白质

核糖体可合成外输性蛋白和内源性蛋白:

外输性蛋白:主要在固着核糖体上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抗体蛋白、蛋白类激素、酶原、唾液等,也能合成部份自身结构蛋白,如膜嵌入蛋白、溶酶体蛋白。

内源性蛋白:又称结构蛋白,是指用于细胞本身或组成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主要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肌细胞中的肌纤维蛋白。

合成蛋白质需要能量吗

要的。因为合成蛋白质一定要转移RNA,携带合成蛋白质ATP是不可以少的条件。并且蛋白质合成(肽键的形成)是要升高分子能量的,也就是说要有能量提供的。因此是耗能过程。

蛋白质简介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的存在。每天的饮食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瘦肉、蛋类、豆类及鱼类中。

天然蛋白质怎么合成

天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基因→表达(转录、翻译)→形成具有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行成生物功能。天然蛋白质是不经过人工的任何修饰或加工的。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答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哪里合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主要为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厚约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约7.0-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膜,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膜如:线粒体、内质网等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由此得论,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时,一部分蛋白完全进入内质网腔,一部分镶嵌的内质网膜上,内质网膜上的蛋白通过囊泡运输经高尔基体到细胞膜上,所以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参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什么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按照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亦称为翻译,即把m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转变为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过程。

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过程

核糖体分两种,一种是游离核糖体,另一种是内质网上核糖体。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内蛋白质,而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分泌性蛋白质。所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内质网上由于附有核糖体和所需的酶所以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后期加工。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腔,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这些蛋白质被转移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加工,整个过程中由线粒体共能,最终完成成熟的蛋白质。核糖体被人们称作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