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与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
教科研包括哪些内容?
1、基础理论性研究
这是对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基础理论性研究又包括纯粹理论性研究,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原理、教育哲学等。还包括经验性理论研究,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原理、校长素质的研究等等。
2、应用性研究
这是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和原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教师教学模式的研究,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方法与艺术的研究,转变“差生”的研究,优化课堂设计的研究,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研究等等。
3、开发性研究
开发性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展开知识,是将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它的目的是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上,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关于学习推广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关于学习推广包全杰循序训练作文教学法的研究等等。
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是什么?
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选择课题。
①选择课题。②文献检索。 ③制订研究方案。④实施方案。 ⑤形成成果。这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
对于基础研究应特别重视选择理论意义大并产生长期效果的课题;对于应用研究,要做到有的放矢,在系统地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有可能使科学成果产业化的课题。选题是个思想很活跃而又善于辩证思维的过程,要求根据上述原则综合地评定所选取的课题。
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张工教育觉得: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1.深入教育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即调查研究,这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内容和方法。2.如果说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那么,课题便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旗帜和抓手。课题的能量是巨大的、神奇的。因为它有智慧的能量。名师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名校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也是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3.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及时地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明确地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4.台湾诗人痖弦有句绝美的诗——“海,蓝给自己看”。就像那只破水罐,悄然为自己开一朵花,教育科研工作者以缄默淡泊自己的美丽,只要立足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关爱生命、关照心灵、关注成长,走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管理必然有新视野,课堂必然有新天地,课改必定有新干线,家庭教育必定有新亮点。5.教育科研其实很简单,她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拓宽基础、专一深入、痴情关注、大胆设想、艰苦奋斗,都需要我们比平常人晚睡早起、按照规律下笨功夫,不仅需要积极地入迷、奋发、获得,大部分时间里还需要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下反思,在教育科研中寻觅理味、趣味、情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6、用握过粉笔、教鞭的手,用批改过考卷、作业的笔,记录下、整理出教育生活中一个个专题,诸如“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从而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与那些高尚的人们和思想进行心灵沟通。如此不断沟通,不断蒸馏,不断品味,即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臻妙心境和生活享受。一、分析问题,寻求对策。1、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学校层面:申报课题多,深入研究少.检查汇报多,平时落实少.装门面赶新潮多,联系实际少.追求短期效应多,持之以恒少,应付上级检查多,解决问题少.教师层面:1.参与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明确.教科研≠发表文章2.选题不明确.3.研究过程随意4.片面追求成果对策1.树立五种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1) 树立先导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 树立主动意识。变要我搞研究为我要搞研究3) 树立服务意识。贴近学校、教师、教育工作4) 树立“过程”意识。教育科研不仅是写的过程,还是一个学习、思考、实际总结的过程。要把落实教科研过程与追求教科研成果放在同等位置。5) 树立“创新”意识2.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把教师当成实验室,把教师、学生作为实验对象。3.把工作中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A.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教什么研究什么,需要什么研究什么,怀疑什么研究什么。B. 在选题时力求做到短、平、快。研究的角度宜小、研究的周期宜短、研究的内容宜是实。做到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4.把工作和教育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A. 建立学校的课题体系,用来统领全局B. 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平台C. 引导教师分层参与。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一、理论引导,科学实践。引用《江苏教育与研究》主编方建华教授的讲座从问题出发: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第一讲 教育科研概述 第二讲 从问题到课题: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第三讲 教育论文、报告的写作与投稿第一讲 教育科研概述从本质上讲:教育科研是一种认识过程,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发现教育规律知识、丰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推进教育发展为目的。 三个基本要素:客观教育事实、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 。基本功能:解释、预测、控制的功能基本类型: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基本层次: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基本宗旨: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反映教育过程的规律,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一般以应用研究、微观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为主。需要认识的两点:1.教育科研≠写文章 2.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区别:教研与科研是两码事。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上,仅把帮助中小学教师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推广,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方面,导致了相当多的所谓教育科研停留在单纯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层次的教学研讨上。这两个概念无论是从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学研究范畴狭窄,基本上主要是教育的微观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学的组织管理及一般性的教学问题研究。而教育研究则不同,其研究范围广大,不仅涉及教育的微观,而且也涉及中观、宏观等问题,不仅研究教育内部的联系,而且涉及教育的外部联系,不仅研究教育的现状,还研究教育的历史、预测教育未来趋势等。教育科研是个上位概念。意义:____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老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师资队伍的科研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丰富教育理论,促进教育科学体系化。谁能搞教育科研? 我们每个老师既是教育者也都是研究者。当然,作为从事教育科研人员的条件首先是主观条件: ——科研意识:科研型教师的职业自觉作为教师来说,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一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概括提升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民族素有“尚实”的传统与“务实”的精神,这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般都“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科研”,教师以“教书匠”自称。——科研理论:科研型教师的专业基础——科研能力:科研型教师的核心素质——思维方式:科研型教师的人格特质科学研究的根本追求是探索真理。真理又分事实真理和理性真理(指涉性真理)。事实真理的研究,主要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能事,追求事实真理,判断的标准为“是否真实”;而对理性真理的研究,是人文科学研究的能事,需要通过哲学反思,逻辑推理等获得。需要探索、理解事实行为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问题是复杂的,往往教育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纠缠在一起。这就对教育科研的方式提出特殊要求。我们的教育科研眼光不能仅局限于教育事实界和现象界,而要探索教育事实背后的意义、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活动中透析出的生命哲理和智慧。? 教育科学研究应该定位于关注“何为教育”的学问、“如何教育”的智慧以及“教育为何”的觉悟,从而对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审美三大层次上的探索、提升。? 需要我们确立新科学精神,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不能太功利,不能太工具理性化。强调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思维方式。——科研道德:现代化教师师德的新内容。要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题。其次是客观条件:良好学术氛围。基于合作的科研团队。学校的领导支持。 研究资料、设备充足。 研究时间、空间和人员的保证第二讲 从问题到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与方法 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呢?最重要的是操作问题。从总体上讲,要坚持“校本研究”的理念。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校本研究,就是要求学校教育科研要以学校为本,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 ■校本研究的特点:彭纲所长将其形象比喻为草根化研究,是一种“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的研究。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强调: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基于学校已有教育实践和教科研成果。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比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课题(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创新)、分层教学模式等,已经具有校本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延伸,有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 二、中小学教科研的内容、策略与方法主要内容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②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③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④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二、中小学教科研的内容、策略与方法主要内容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②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③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④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课题从哪里来呢?—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学习成绩分化问题。学习分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何时开始?如何克服?这就需要调查、需要开展实验。比如 中小学衔接问题,学生学业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问题等,比如留守儿童问题,独生子女教育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等。? 要正确区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问题”?有三个层次:? 1、现实中出现的问题:Problem [‘prɑbl?m] n. 问题,疑难问题,麻烦的事, 比如:学生中小眼镜增多的问题;成绩分化问题;? 2、共同研究议题,公共可以讨论的话题:Issue. n. 问题;争论;争议? 比如:学生中小眼镜增多的问题是否普遍?比例如何?? 3、学术问题、研究课题:question[‘kw?st?] n. 1.问题;询问;2.要讨论(或考虑)的问题;争端;难题;3.疑问? 是正式提出的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判断是否属实;需要通过哲学反思,寻找教育现象、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意义,价值,探寻解决之道。? 比如;可以从不同学科提出问题:是课程负担过重引起的?? 是在校时间过长引起的?是学生营养结构不合理引起的?? 是学校建筑的光照度不足等引起的?还是学生上网时间、看电视时间太长引起的。。。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从所发现的教育问题中进行筛选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成了教科研课题。<,/SPAN>最为困难,最为重要。选题决定研究价值;尽量选择全局性和规律性问题选题制约研究成效;选题要恰当选题制约研究者的水平提高怎样选题?选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无为而无不为,有不为方能有所为 工作需要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不可贪大求洋,赶时尚 兴趣爱好原则研究基本步骤 ——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教学层面(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层面 ——形成问题链或问题树,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关键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定研究课题,筛选和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撰写选课报告,进行课题申报 ——进行开题论证,选择研究范式,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撰写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进行实地调查、课堂观察、教育实验或测量,记录和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成果(论文或报告或叙事或案例分析) ,发表和交流研究成果 ——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论正——总结和反思课题研究(小组讨论或个人反思),提出改进策略 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1)量化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运用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抽样调查、教育统计和教育实验等的研究类型(2)质的研究范式(定性研究、实地研究)——运用叙事研究、教育网志(BLOG)、案例研究、课堂观察等类型。研究范式的分类是相对的,例如,课堂观察法即可以采用定性观察,也可以采用定量观察。当前,中小学质性研究的范式正成为趋向,但与量化研究相融合应该成为最终的走向。 具体研究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记录与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具体研究方法之二——教育网志(Blog)Blog的概念:互联网络上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交流平台■BLOG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简称,而BLOGGER(博客)则是写BLOG的人。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网络日志(Blog)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具体研究方法之三——课堂观察研究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ing)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 课堂观察的内容 ■自我观察(一边讲课一边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 ■观察他人(听课):包括教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学生的非学习性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日常的观察。 ■定性方法: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对观察对象做详实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分析手段主要是归纳法。文字记录是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并且可以把现场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 ■定量方法: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工具表)进行观察,既可以采用“钢笔录音机”,也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和电脑软件进行分析。 ■主要技术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录像、录音;—-以时间标识进行选择性课堂实录;—-座位表法;—-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图;—-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表;—-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访谈;具体研究方法之四——案例研究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 张肇丰) 案例是对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目的是引发对一个特殊情境的讨论和分析。 ■案例的特征表现为:—-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学习效果的后测分析。具体研究方法之四——案例研究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 张肇丰) 案例是对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目的是引发对一个特殊情境的讨论和分析。 ■案例的特征表现为:—-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教学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反映的是教学预期;“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是教学结果。 ●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不能把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乃至教学总结、教学测试题,统统纳入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意义 ●顾泠沅先生认为:—-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第三讲 教育论文、报告的写作与投稿? 写论文不等于搞科研,但搞科研必须写论文。? 保存、交流、发表成果的必需;与别人分享成果,推广应用成果,转化成教育生产力的必需。? 职称、职务晋升的必需,更是自我实现的必需(文人以“著书立说”“成名成家”为荣)。 教育研究的最终成果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是保存研究成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交流研究成果的需要。 表达教育研究成果的方式一般有写教育论文和写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等)。表达方式以议论、科学性说明相结合为主,适当辅之以叙述和描写。讲究严谨、简明和流畅的行文风格。当然,也有杂志编辑偏好文学色彩浓的行文,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论文仍然是科学论文,不宜太花哨。关键是把思想表达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可见,大多数老师都能写好教育论文,并不是学中文的老师的专利。当然,要写好论文,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要勇于动笔、勤于动笔。 一般中小学教师可从写教育随笔入手,逐渐培养写论文的兴趣,积累经验,增强成就感,继而写教育论文,甚至写更为规范严格的教育研究报告。 一、关于教育随笔的写作 提倡初学者走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从教育论文到研究报告的路线。随笔,英文essay,短论的意思,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随笔,在拉丁语中意思为“尝试”。蒙田随笔取的就是这个意思。尝试,意味着未完成,意味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广大的层面探讨同一事物,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怀疑、否定和颠覆。随笔的生命在于随。这种文体最重要要的是要体现个性化。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文体。鲁迅喜欢杂感,本雅明赞赏“断片”,都是因为随笔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自由与批判精神。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在写作样式上也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教育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 可以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教师如何才能写好教育随笔呢?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手、随便、随心。随手 对即时发生的和看到事件及思想火花,要及时、随手捕捉并记录。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坚持记教育日记。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文字也可长可短,可庄可谐。用200字就能说清楚,就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我手写我心。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 笔要随脑。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要注意观察,多读点书,用心去思考。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最关键一点:勤动笔,只有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要善于捕捉题材。—— 成功的喜悦。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 ——失败的教训。 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吸取什么教训?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不一定是完美,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 ——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突然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 —— 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比较,找出差异,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班主任工作中,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也有题材锤炼题材。——立意要新。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要让别人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文章结构可多样化。二、关于教育论文的写作首先要给论文准确定位? 定点:解决内容? 经验型—-教改型—-论述型? 定面:解决层次? 评析性—学术性—课题性? 定向:解决方向? 交流类—评奖类—发表类其次明确教育论文的撰写过程? 确立论点:对问题的根本看法? 整理材料:围绕论点,分析研究材料? 编写提纲:事先设计论文的框架突出重点、深思熟虑、思路流畅、结构完整? 撰写草稿:一气呵成? 修改定稿:精雕细琢第三,要掌握教育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
教育科学研究有七个步骤:选题、查阅资料、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整理资料、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交结题申请。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
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和系统的探索活动。其常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追因法)、文献法等。用什么样方法,便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常见的教育科研成果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论文或论著。教育科研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科研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长期坚持搞教育科研,有利于及时地传递新的教学信息,推广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首先,教育科研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育科研的推动力,也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而保持教育科研旺盛生命力的因素正是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全体教师。
其次,教育科研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教师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受到挑战,许多教师已学习变成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将教研作为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种教育观念,只有内化成教师个人的信念和“个人知识”时,才能引起教师行为的变化,并最终转变成自觉的实践。作为新时代教师必须强化教研意识,将教研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