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指的是一种生产体制,是以柔性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与实现企业柔性生产系统所采取的组织形式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手段两者的统一。
柔性管理的特征:
⒈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组织结构是从事管理活动的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协作的机构体系。刚性管理下的组织结构大多采取的是直线式的、集权式的、职能部门式的管理机构体系,强调统一指挥和明确分工。
⒉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在传统的刚性组织中,决策层是领导层和指挥层,管理决策是自上而下推行,组织成员是决策的执行者,因此决策往往带有强烈的高层主观色彩。柔性决策中决策层包括专家层和协调层,管理决策是在信任和尊重组织成员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讨论而形成的,与此同时,大量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许多管理问题都由基层组织自己解决。
⒊组织激励的科学化。为了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科学的激励方法是柔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管理认为: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的尊重、信任、关心和奖励的全面综合,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在实施时要充分把二者相结合,物质激励属于基础性的激励办法,能满足组织成员的低层次需求,却无法在激励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刚性管理跟柔性管理有什么不同?
先说结论,刚性管理跟柔性管理有以下几方面不同。刚性管理跟柔性管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管理手段的不同,管理模式的不同,管理造成的后果不同,管理学的社会心理意义不同。刚性管理跟柔性管理对于市场化公司造成的影响结果差异很大。
柔性组织管理优缺点?
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今天的企业管理,正在朝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刚性管理;而管理者或多或少都忽视了,管理也应该有其柔性的一面。在21世纪的今天,虚拟组织、柔性团队正在成为管理的主流,企业的柔性管理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所谓柔性管理,从宏观层面上看,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与供给能力急剧膨胀,产品生命周期在迅速缩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全球各地的市场已趋饱和,消费偏好瞬息万变,全球市场变成了一个由个性化、多样化与人性化组成的变幻不定的万花筒。在表面上混沌的纷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出潜在的未知需要和未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具体到职能管理层面,企业柔性管理强调感情管理、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才资源开发;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的过渡,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组织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强调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实现销售;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强调视觉标识管理。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不过,只有当企业规范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企业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从而形成内在的驱动力时,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刚性管理的与柔性管理的区别:
(1)基础不同:从其定义可看出,刚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它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柔性管理的基础则是基于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它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引导和支持。
(2)适用对象不同:刚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这类员工往往希望有正规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并承担责任。而当员工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高层次需求成为优势动机,工作标准不易量化且对革新要求较高时,员工往往欢迎柔性管理以获得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
刚性管理的与柔性管理的联系:
(1)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企业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
(2)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润滑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亦难以深入,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益管理的源泉。
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1.柔性组织保障
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组织规模与组织结构的程式化,是一种矩阵型的刚性组织。这种组织结构复杂,部门划分过细,信息传递缓慢,在决策上实行集权管理,灵活性小。针对这种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组织理论提出了“柔性组织”概念,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可。柔性组织要求组织机构设置精简、灵活,有分工但不呆板,重效率而不讲形式。世界上成功的企业没有一家实行矩阵型的刚性组织。
领导班子的精简对于柔性组织非常重要。其一,通过精简高层、减少中层,使权力由原来的中高层逐步分散于整个组织,分散于多数人之中。这不仅扩大了管理幅度,也增强了组织的灵活性。其二,劳动分工强调扩大工作范围,使工作丰富化,让每个成员发挥多种能力,使他们的工作更富挑战性和独立性,从而增强成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其三,柔性组织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形式多种多样。如可根据客观环境设立战略经营单位;以完成某项任务(如开发新产品)为中心,设立机动项目组织等。
2.成员参与职能管理
参与管理的具体形式有三类:一是咨询。即成员对组织的运营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参与管理的低级形式。二是参与管理。成员直接参加到管理机构中去。他们不仅有建议权,而且还有部分决定权和监督权。如在日本,约有70%的企业工会以多种形式参与董事会,它们与企业高层管理者共同研讨企业经营方针、事业计划和海外投资活动等。三是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中,成员在划定的职权范围内,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对一些有法律、协议规定的事项,如操作流程、安全、保健等,成员有完全控制权。
许多企业的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形式:一是质量管理小组。由员工自愿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经常结合操作实践,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控制分析讨论,相互交流经验,集体攻关。据统计,在日本企业中约有90%的员工参加了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开展以员工自我完善、消除缺点为主的无缺点运动。三是目标管理。员工根据企业目标,自行制定个人目标。员工在达到目标后还参与成果评定工作。这种方式在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中均十分普遍。参与管理的优点在于它增加了“柔”性成分,较多地考虑了执行者的意见和想法。
研究表明,当组织成员参与和他们工作有关的决策时,在执行决策时会给予更多的合作和支持;相反,成员对于管理者强加的决定,执行起来缺乏热情,甚至出现对抗。
3.激励方式的艺术性
在柔性管理方式下的激励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通过满足成员的高层需要(自我实现、成就感等)来达到激励效果;二是特别讲究激励方式的艺术性。
精神激励方式丰富多样,远远超过单一的金钱激励方式。给成员以表扬、光荣称号、象征荣誉的奖品、奖章等,都是对成员贡献的公开承认,或满足人的自尊等高层需要。如IBM公司设有“100%俱乐部”,每当有业务代表超额完成销售额时,他就被批准成为这一俱乐部的成员,他和家人将被邀请出席隆重的集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运用激励艺术,需注意以下问题:
(1)激励必须及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80%,而滞后激励的有效度仅为7%。
(2)激励面要广。传统的激励仅把极少数人树立为“组织英雄”,长期采用此法,会使广大成员觉得奖励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而漠不关心,甚至会产生孤立“英雄”的逆反心理。因此,科学的激励方法是缩小奖项,扩大受奖面,多设集体奖,少设个人奖,要特别注意对成员的小小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强化。如日本电气公司老板就是一位著名的柔性管理专家,他在公司设立名目繁多的奖项30余种,而且还规定每年保证80%的员工受到奖励。
(3)激励要因人而异。要根据不同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如对女性成员要采用与男性成员截然不同的激励方式。
(4)重视过程激励。不仅表扬那些做出优异成绩者,也要表扬那些尚未成功的努力者,特别是虽遭受挫折但毫不气馁的奋斗者。
(5)给激励注入真情。管理者的赞扬只要出于真心,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几个字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当成员对自身还缺乏足够的自信时,往往谨言慎行,这时来自管理者的真诚赞美和鼓励,必然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4.组织文化的运作
作为一种柔性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的运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其一,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口号,以对成员实现内化控制。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的灵魂,具有统帅全局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精神口号是价值观的简明概括。通过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口号的广为传播和渗透,使成员感到按某种价值观办事理应如此,如果违反这种价值观,便产生内疚和不安。社会学家认为,内化控制是控制行为、更正偏差的最有效的方式。
其二,培养忠诚感,增强群体凝聚力。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组织可通过组织的历史的展览、组织庆典、组织英雄介绍等方式培养成员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忠诚度,增强群体向心力。管理者对成员婚丧嫁娶等生活的关心,也会从情感上增强群体凝聚力。
其三,组织文化可促进成员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应用,并能利用这些信息产生更多的信息,从而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
柔性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柔性管理内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
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和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