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就是通过单位办公室印发,出口,管理的以文字书写文件档案,文书档案种类较多,主要有领导报告讲话类,各种事项通知,请示报告类,单位年度工作安排,年度工作总结类等等,这些文字类资料都分类做为文书档案按年度交由单位档案室归档保存管理。
文书档案分类方案?
给您个参考吧
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档号编制规则》,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文书档案分类大纲、编号方案、保管期限表。
一、分类大纲
由于我单位文件材料较少,按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法立卷。
二、编号方案
1、组卷结束后,按照不同的保管期限和《大纲》中材料顺序分别登记编号。
2、文书档案的档号结构为:
全宗号——年度——件号——盒号——保管期限——页数
3、档号编制方法
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盒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识,按件装盒,盒内文件单件装订编号,件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按排列顺序流水编号。页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按顺序流水编号。件号、页号都不应有空号。
4、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长期、短期。
文书档案跟电子档案有啥区别?
电子公文档案和扫描的文书档案的区别在于:电子公文档案的印章是扫描进电脑的,然后盖上所需要的文件上,而后者是在书面的公文上盖好章后进行扫描。
前者直接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后者需要打印成书面文件后再用印。
机关文书档案分几大类?
机关文书档案分类方法可有许多,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
1.年度分类法 年度分类法,就是根据形成和处理文件的年度,将全宗内档案分成各个类别.
2.组织机构分类法 组织机构分类法,就是按照立档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把全宗内的档案分成各个类别.
3.问题分类法 问题分类法,又称事由分类法.就是按照全宗内档案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
4.保管期限分类法 就是将归档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5.作者分类法 它是按照档案的作者来分类.以区人民政府为例,如采用作者分类法,就可分为国务院文件,省人民政府文件,区人民政府等几大类. 以上几种最常用的是前三种,但在实际工作中,较少单独使用一种分类方法,一般是几种分类方法分层联合使用,根据有关规定,文书档案有以下四种联合分类形式:1.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2.年度-问题机构分类法. 3.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4.问题-年度分类法等.
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分类、立卷、排
列和编目。
(1) 分类。分类的一般方法是按照文件材料产生的 时间或来源、内容、形式等进行分类。
(2) 立卷。立卷的主要依据是文件材料的问题特 征、时间特征、名称特征、作者特征、通信特征和地区 特征。
(3) 排列案卷排列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依据其所反 映的工作上的联系或问题进行排列。
(4) 编目。编目的类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综合目 录,一种是分册目录。分册目录又可按类别或保管期限 来编制。
属于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规定》第七条,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本机关房产基建,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例如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这份文件属部门行政规章,具有法律效力,国家档案局不仅要将其纳入归档范围,而且在保管期限的划分上要列为永久保管。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例如国家档案局每年召开一次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包括请示、主管领导批示、通知、名单、日程、会议主报告等文件材料要永久保管,其他文件材料定期保管。本机关重要的报告、总结,比如国家档案局就档案移交工作给中办领导的报告和中办领导的批示,国家档案局每年的工作总结等,这类报告、批示和总结都是国家档案局重要的文件材料,应永久保管。总之,把握机关文件材料重要性和一般性,是否永久保管,要从机关职能活动的规模大小、规格层次、影响力、产生的文件材料是否具备法规政策性等诸多因素来考虑。
文书档案的永久、长期、短期如何界定?
1987 年修订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将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长期为16~50 年左右、短期为15年(含15 年)以下。
2006 年12 月18 日正式发布施行《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又将保管期限又改为永久、定期两种, 定期又实行“标时法”, 分为30 年、10 年两种年限。
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以至永世久代具有查考作用的档案;列为长期保存的档案,是不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科学历史意义的,而属本机关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机关工作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存的档案,是低于上述两个层次的,本机关在较短时间内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六条规定: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七条规定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八条规定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的基本内容,并对其构成和填写方法提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档案馆(室)和文书处理部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文书档案
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3. 案卷卷皮格式
文书档案案卷卷皮分两种,一种是硬卷皮,一种是软卷皮。
3.1 硬卷皮格式
3.1.1 硬卷皮外形尺寸
封面尺寸规格采用310mm×220mm。
封底尺寸同封面尺寸。
封底三边(上、下、翻口处)要另有70mm宽的折叠纸舌。
卷脊可根据需要分别设10、15、20mm三种厚度。
用于成卷装订的卷皮,上、下侧装订处要各有20mm宽的装订纸舌(见附录A)。
本标准推荐使用250克牛皮纸制作案卷硬卷皮。
文书档案分类八大类?
一、文书档案:
(1)党群工作类:党务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协会工作等;
(2)行政管理类:行政事务、治安保卫、审计工作、人事劳资、教育工作、医疗卫生、后勤福利、外事工作等。
(3)经营管理类:经营决策、计划工作、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企业管理等。
(4)生产管理类: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科技管理、环境保护、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档案与信息管理、基建管理、设备管理、合同等。
二、科技档案:
(1)产品文字材料:各种任务书、建议书、协议书、说明书、鉴定书、试验大纲、试验报告、分析报告、审查报告、运行报告、总结、产品图样等。
(2)科研文字材料:各种合同(协议书)、任务书、科研报告、调查报告、开题报告、实验报告、鉴定证书、发明申请书等。
(3)基建文字材料:各种建议书、任务书、计算书、开工报告、概(预、决)算、检验分析材料、施工图样等。
(4)设备文字材料:各种申请书、说明书、技术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设备图样等。
三、财务档案:
会计原始凭证和报表中所附的各种借据、书面证明材料、分析报告等。
四、人事档案:
职工的招聘、履历、培训等。
五、电子档案:
计算机磁带、磁盘和光盘等。
六、声像档案:
照片、缩微胶片、电影胶片、录像片、录音磁带和唱片等。
文书档案的定义是什么?
档案专业术语解释: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那一部分档案的习惯称谓。
包括命令、指示、决定、布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信函、简报、会议记录、计划和总结等。
由于这类档案在其产生、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共性,使用这一称谓对研究管理这类档案的工作规律有重要意义。
也有人把文书档案作为与科学技术档案相对而言的各类档案的统称,还包括诸如外交、诉讼、会计、艺术、教学等专门档案和私人档案。
这一概念主要在中国使用,有的国家则用与之相近的普通档案或一般档案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