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实验怎么做啊?
1、验证鸡蛋内膜的半透性。
(1)取一个生鸡蛋,将它较小的一端打一个小孔,将蛋清和蛋黄倒出,小心洗净;
(2)将蛋壳的较大的一端也打一个孔,这一边有一个气室,小心不要将里面的膜弄破了。
如若不好处理,也可在第(1)步时,就敲一下较大的一端。
(3)往蛋壳内加入少许水,放入盐水中,小的一端朝上,大的一端朝下。
结果:一段时间后,倒出蛋内的水,尝一下,发现是咸的。
2、验证盐对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的影响 (1)取一个生鸡蛋,将它的蛋清与蛋黄分离,然后将蛋清加入盛有清水的碗中(大半碗水),搅拌均匀;
(2)向碗中缓慢加入食盐,认真观察现象,当产生沉淀的时候,继续加入一定量的盐,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同时观察现象;
(3)滤掉碗中的水分,再向碗中缓慢加入清水,直到沉淀完全溶解。
结果: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当加入水后,去减除了盐分后,又可以复性,说明盐对蛋白质的作用较弱。这两个实验是相对简单但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验,可以锻炼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又可在家独立完成,取材简单,使我们对实验有更好的体会。
生物实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试验
5.得出结论
初中生物12个实验?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6、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7、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0、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做生物方面实验流程是什么?
1、准备工作,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121-126度灭30分钟高压蒸汽式灭菌),玻璃器皿的灭菌(170度灭2小时干热灭菌,也可用湿热灭菌)若量大可加长灭菌时间。
2、微生物实验室及无菌操作台开紫外灯灭菌1小时,关闭后至少半小时才进入无菌室,我们一般1小时后才进去。因为紫外灯照射后有残留。
3、进入无菌室要穿戴专门的衣服,帽子,鞋子,口罩,手套。在接触无菌的东西都要用75%的酒精喷洒或涂抹,如果是药品就要求更严。
4、实验完后,把平皿倒置放入设定好温度的培养箱内,并在要的时间观察记录。
5、完后无菌室可以打开通风,不然里面的酒精味很难闻!
6、实验没有用完的样品扔了就行了!不过观察后有长菌的培养基最好烧开在倒,平皿最好煮一下。
生物会考考那几个实验啊?
中考生物考试实验操作共5个,分别是: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
材料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1台,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各1,纱布1团。
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要求:
1、熟练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对装片进行观察。
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胶头滴管1支,清水,碘液(用碘酒代替),显微镜1台,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各1,干净纱布1团,吸水纸1盒。
三、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实验要求:
1、熟练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材料用具: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解剖针、胶头滴管各1,纱布1团、显微镜1台,清水、番茄、吸水纸一盒,擦镜纸一盒。
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要求:
1、观察大豆、玉米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2、熟练处理和解剖种子,按照正确的程序观察种子的结构。
材料用具: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的种子,解剖刀、放大镜、镊子、白瓷盘、解剖针各1,碘
液1瓶。
五、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实验要求:
1、熟练制作徒手切片。
2、对切片进行观察。
材料用具:新鲜植物(菠菜、油菜等)的叶片(充足),双面刀片(每组2片;两片并齐,一侧用胶布粘牢,中间放半截刀片,两端粘牢,镊子1把,盛有清水的培养皿1个,滴管1支,纱布,载玻片1块,盖玻片1盒,显微镜1台,吸水纸(充足)。
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①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以苹果或雪梨细胞组织液为材料,以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等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成功选材的范例。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只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如在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实验中用绿光灯照射可看成是黑暗条件,在鉴定光合作用产物实验中,要对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对于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数据,现象或其它信息,不能简单处理,应首先整理后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
2、平行复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平衡重复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由以上实验设计的特点来看,采用了平行重复的原则来进行,消除了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干扰,可多次重复该实验,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3、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引起),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
(1)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所谓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生物实验方法有哪些?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
2.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DNA和RNA的分布”等.
3.同位素标记法(元素示踪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恩格尔曼实验”等.
4.补充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5.摘除法: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或生长激素的作用”“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等.
6.杂交法:如植物的杂交、测交实验等.
7.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对Ca和Si的选择吸收”“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
8.理论分析法:如“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实验”“植物向性动物的研究”等.
9.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
10.引流法:临时装片中液体的更换,用吸水纸在一侧吸引,于另一侧滴加换进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