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看了电影《芳华》有哪些观后感?
优质回答:
到现在,姗姗来迟的《芳华》已经拿下五亿票房了。比起专业预测的6亿,一步之遥。但以目前的趋势,显然《芳华》不只是6亿的战斗力。
早在九月底,突然传来冯小刚电影《芳华》紧急撤出国庆档的消息,各类购票软件都搜索不到《芳华》的信息,网上关于“营销炒作”和“被强制下架”的说法都有,实际原因无从得知。
很快,《芳华》不能在2017国庆档上映的消息被坐实了。但如今《芳华》上映,一天一亿的节奏斩获票房并成为当下院线第一,那个“被撤档”的阴霾似乎就此过去了,冯小刚不甘的泪水也过去了。
《芳华》的红与黑
该片对越战的正面陈述,近20年公映国产电影恐怕也是绝无仅有。除此之外,里面对文革的展现、知识分子对活雷锋人士的挤压蹂躏、退伍老兵的待遇以及九十年代初期机关干部的腐败作风等,都是以往国产电影没有甚至想都想不敢想的。
这部被誉为“冯小刚导演生涯的最佳影片”,到如今,似乎是个完美的结局,票房口碑双丰收,引发的大讨论也不绝于耳。这部有血有肉、挥舞历史刀剑的《芳华》,真的是一剂猛药。
《芳华》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女主小穗子穿着连体泳衣,跳入泳池,冯小刚俯拍全景,只有一个大幅度摆动双腿游泳的姑娘。这让我想起了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穿着红色泳衣的宁静。
硬汉拍青春片的滋味是别样的。姜文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帅拍出了《十七岁的单车》,冯小刚拍出了《芳华》。比起那种个人的忧愁,他们似乎更想反映整个社会的躁动。
如今的冯小刚还想靠电影赚钱吗?无疑是想的,这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饭碗,何况还有白纸黑字签下的对赌协议。但冯小刚拍电影只是为了赚钱吗?显然不是的。如果说在现今制度下、市场中还能有几个人在和“不允许”抗衡,冯小刚一定是头号。
冯小刚对于商业片也已经是大户且烂熟于心了。他自己也说过,走了和别的导演不一样的路子,别人拍文艺片的时候他拍贺岁片,别人拍商业片了他又去拍点文艺片。如今的他,对于题材的选择已经不是把迎合观众、对味市场放在第一位了。《我不是潘金莲》是证据,《芳华》是正在被市场检验的证据。
这两部都没有迎合如今主流的观众口味,但冯小刚仍旧坚持了这个题材。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冯小刚是一个讲“尼布楚条约”的历史老师,被学生气到无奈。在《芳华》中,他终于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文工团的日子。
《芳华》对上世纪 70 年代的文工团生活做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女兵洗澡、老式纯棉白色内衣、初听邓丽君,这些大胆的镜头,就是冯小刚要冒险展现给大家他心中的最原始的青春。
《芳华》没有用旁白刻意去批判时代的悲剧,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安排,没有好坏之分。男主黄轩扮演的刘峰在影片中说:“什么是好,分跟谁比。和躺在陵园的战友相比,我敢说不好?”
影片最终没有给大家展示芳华已逝的他们,只是时间过去,转眼来到二十世纪,很多人儿孙满堂。得知过去一起经历过生死战友的近况,也只是旁人嘴里说说罢了。
严歌苓的作品一直是阴冷的基调,她的批判和反省每部作品都有在反映。冯小刚此次选用了暖色调,让一切自然的发生,以旁观者的角度娓娓道来,好像事情就在眼前又有难以触碰的距离感。
冯小刚的成与败
冯小刚有小钢炮的称号,是塑料娱乐圈一个特别的存在。怼天怼地,上到有关部门、王健林、资本家们,下到烂导演、烂片、烂观众。
他似乎是聪明绝顶的,又好像是傻了吧唧的。怎么看他,分人。
导演大多数有故乡情结,贾樟柯守着山西拍出了一系列佳片,李睿珺也拍甘肃拿到了大奖,最近上映的《老兽》导演周子阳也把内蒙古拍出了想象之外的样子。
冯小刚选择了拍文工团,那个他当年“垂涎于姑娘们纤细脖颈”的青春度过地。
1978年入伍,冯小刚曾经是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美术设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的不仅是新风潮,更是压抑已久的那股内心深处的渴望。冯小刚自己也说,部队情怀和对文工团漂亮女兵的情结,他一直有美好回忆。
这么说起来,直男的那些小心思好像显得有点鸡贼又真实。在女权崛起的现在,他这种所谓的“创作初心”也遇到了不同方面的质疑和批判。
毕竟,冯小刚是在微博之夜调侃过饰演自己儿子的李易峰:“儿媳妇那么多,忙得过来吗?”的人,这个玩笑多少显得“有些下流”。
如今《芳华》上映,冯小刚的红与黑又成了谈资。
早在1996年4月,冯小刚就因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被建议更换方向,改变主题。通俗点,就是重写。为此,正处于青年的冯小刚还跑去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撕了一把。
转眼冯小刚也老了,岁数不断上涨,热血指数只增不减。不一样的是,没了当年的心急火燎和指鼻子质问。《芳华》被撤档时,他只是选择了接受、道歉、流泪。
没有其他。
问过很多编剧导演,没有谁能百分百规避审查,始终悬着一颗心。冯小刚自己也说:修改意见是越具体的越好,说明只要乖乖听话就好。最怕的是抽象意见。也就是大方向的否定,不说哪儿不行,总之就是不行。
早在此前,冯小刚和王思聪微博大战后,关于冯小刚有业绩压力的说法一直甚嚣尘上。但凡电影出点关于市场上的波动,都免不了拿他的对赌协议来说事儿。
东阳美拉是冯小刚自己的公司,签下了自股权转让完成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业绩承诺。其中2016年度承诺经审计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自2017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冯小刚的“赌债”并不轻松,5年承诺的净利润总额为6.74亿元,2017年度要完成净利润1.15亿元。
据华谊兄弟2016年年报,东阳美拉经审计税后净利润为1.02亿元,达到了业绩承诺。
2017年对冯小刚来说压力更大,据公开资料显示不仅因为净利润目标上浮了15%,而且2017年上半年,东阳美拉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营业收入3467.4万元,净利润2748.1万元。这意味着,2017年下半年,东阳美拉要做出8752万元的净利润才能完成业绩对赌。
电影产业是东阳美拉的主要业务和收入来源,冯小刚今年有且仅有一部,《芳华》背负的可能不仅仅是电影艺术层面的压力,还有实打实的黄金白银的压力。
但现在,《芳华》势头正猛,口碑也不错,冯小刚长舒一口气,心里明白:得嘞。人生的又一段“芳华”,再次谢幕了。
其他网友回答
芳华是一部分人的,而不是所有人的!芳华看似是文工团所有人的美好时光,但是事实是它只是少部分人的芳华,于刘峰于何小萍而言,文工团给他们的记忆是疼痛的。
先说刘峰
刘峰是所有人眼中的“活雷锋”,文工团所有的活几乎都有他的身影。这明明是一件值得被赞扬称颂的事情,可是事实是所有人的赞扬中带着哄笑和理所当然。连食堂猪跑了都会理直气壮的喊着让刘峰去。
使好事昨尽但最终换来的是战场无情,而战场上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面对战争他依然是最无力最弱小的那一个。后来战争结束失去手臂的他,被人刁难。媳妇也跟人跑了,最善良的人最后一无所有。但他是幸运的,命运给了他何小萍。可是现实中的“刘峰”还会有他这样的命运吗?那么不禁问一句善良到底有什么用?
再说说何小萍
何小萍是优秀的被排挤的孤立无援的。因为身上汗味重被别人嘲笑。但是她汗味重是因为练习的多,那么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她在没有任何商量的前提下调往前线,可见没有家庭背景是多么心酸。她从来没有因为别人的欺负掉过一滴眼泪,相反最后照顾那个伤员时哭的泣不成声。
文工团的大院看似美好,但是对于真正善良的两个人却最无情。电影除了美好,更多的是压抑。来自无法改变的现实;来自人心的无意的恶毒;战争的无情。
电影最令人深思的是:何小萍和刘峰最后坚守初衷,平淡却从未失去善良。那么在这么多打击下,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你能逃得开无情的现实吗?你甘愿平凡一生吗?
其他网友回答
答:看完《芳华》已经很久了,但是谈起感受还是很深刻,主要有以下三点。
1、人应该有自尊地活着,不要轻看自己。
这里我主要说的是何小萍(苗苗饰),从艰苦的农村来到文工团的何小萍,面对着文工团其他谈笑风生的女伙伴,内心是拘谨自卑的,因此当女团中的伙伴随口说让她表演一段时,困倦的她没有拒绝,坚持表演,结果栽了跟头闹了笑话。
大家瞧不起她,排斥她,她更加渴望证明自己,哪怕是对远在家乡的家人。
因此还没有发军装的她,等不及想拍军装照寄给家人,存一时侥幸之念拿了宿舍里其他人军装去拍照,却偏偏被伙伴们发现,发现后却死不承认。
这个时候的何小萍,其实是让观众不喜欢的,恨铁不成钢的。与其维护这可怜的自尊,不如勇敢的承认来的痛快,但是何小萍没有。因此,后面的“假胸事件”事件才能再一次发生,即使可能不是她,大家仍旧认定是她。
在这里我想说,这些欺负和侮辱原本都可以避免,如果何小萍在一开始,就选择有自尊的活着,不去讨好任何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操作。刚刚来时性格里的讨好和被欺负后孤独的坚持,注定都是何小萍做的无用功。
如果何小萍知道,在糟糕的环境中,人更应该有自尊地活着,不去做无谓的讨好,犯错能及时承认,明媚的芳华岁月也不会如此悲催,不会遭受欺辱,后面获得褒奖荣誉也不会发疯。
何小萍的悲剧固然和时代有关,但做最主要的还是她的性格问题。所以这就启示我们,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中,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首先不能轻视自己。
2、无论哪个时代,都不能当一个无原则的老好人。
这里我主要说的是刘峰(黄轩饰),无论哪个时代,做雷锋是没错的,当好人也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当一个无原则的老好人。
电影中的刘峰是个典型的好人,乐于助人、质朴善良。他会把自己的饭让给没饭的同事,会帮同事各种各样的忙,也是唯一帮助过何小萍的人,他甚至无私地将提拔让给了别人。但是他的结果呢!
在他对一心想攀高官儿的林丁丁告白后,平时和男兵相处随意的林丁丁却接受不了,和几个人伙同起来污蔑刘峰,说刘峰是流氓,这个时候除了爱刘峰的何小萍,几乎所有人都倒戈了,没有人记得刘峰曾经对自己的帮助。
其实这个场景,是令人最悲哀的地方,因为你会看到人性狭隘阴暗的一面。但是刘峰就没有错吗?其实有,他不应该去无条件、无原则地当个老好人。
当大家把你的善意和付出当做理所当然,就没有人记得你的好。
等世人庸俗的眼光将你看成无私的榜样,你在动情爱的心思,按照萧穗子的独白就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忽然坠落凡间,还对你说他惦记你了很多年,她心里觉得紧张害怕,觉得肮脏恶心”。
3、在社会大环境面前,人的命运其实很被动。
其实整个故事,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我们会发现,普通人的命运其实脱离不开大环境。苗苗如此,刘峰也是如此。
他们的结局,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电影最后看得人很伤感,也看的人觉得残酷。
我们都是凡人,存在瑕疵和不足,但是活着,都希望又灿烂的芳华岁月!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芳华》以后第一感受就是部队的鄙视链一直没变。即使在那个年代,即使大家都崇拜战斗英雄,但是大家还是会优先选择去文工团做事,而不会去野战部队,不会选择做“活雷锋”,更不会选择做战斗英雄,因为这样的生活太累,这样选择的人太傻。
“活雷锋”刘峰是因为“犯了错误”,受了处分被扔到了伐木队,否则也不会上了战场。“受气包”何小萍是因为撒谎装病不肯登台,被政委扔到了野战医院。文工团天天办学雷锋活动,但却都觉得活雷锋刘峰是傻子,文工团天天歌颂战斗英雄,却没一个人愿意真的去基层建功立业。
口号是“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实是“到机关去,到院校去,到祖国最舒服的地方去。”
这就是部队的鄙视链。
其他网友回答
严歌苓其实也是在文工团待过,冯导也在文工团做过,文化大革命也许是他们在那个青涩年代的记忆,也反应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个人感觉那份战友情是非常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