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第一百四十八篇            &…

旁观者效应
第一百四十八篇
              Kitty Genovese事件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起事件:1964年3月13日,28岁的Kitty Genovese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这场袭击持续了将近30多分钟,期间,Kitty Genovese多次朝附近的居民楼呼救,但除一人报警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伸出援手。最后,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去了。
事后据调查,当时有38人听到了kitty的呼救声或看到了她正在被袭击时的场面,但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该事件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引发了大众对人性冷漠的关注和讨论:
当时若大部分目击者都采取了行动,
那这一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呢?
 
后来,心理学家BibbLatané和John Darley对这次事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次实验提出了他们的理论——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即当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与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
简单的来说就是
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分组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选出一个组长,因为如果没有组长,小组活动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
 
为什么超人只有一个?
试想一下,如果同时有几个超人,在发生某个事件时,就会因为救援责任分散而发生降低救援的现象。每个“超人”都想着别人会去救,最后却无人出手帮助。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以下三个导致旁观者效应的主要原因。
责任扩散

面对突发事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帮助受害者的责任;而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这种帮助受害者的责任就会扩散出去,觉得帮助受害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在场的人越多,这种责任扩散就越厉害;在场的人越多,在场的每个人就觉得自己出手帮助的责任越小。
面对突发事件,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
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已经提供帮助(别人已经帮了,用不着我了),或将会提供帮助(我不帮,总有人会帮),或应该提供帮助(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不仅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扩散了,而且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扩散了。
“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

从众心理
现实中很多情境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一个流浪汉躺在路边,他是喝醉了还是已经死了?
一个女孩坐在树底下哭泣,她是被抢劫了还是失恋了?
房间里突然冒出烟雾,是排气管泄露还是着火了?
门外的尖叫声,是开玩笑还是有人被袭击了?
当我们无法做出判断时,通常会参照周围其他人的行为。就连小小的寝室内都会发生从众心理,那么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出现的从众心理就会更加严重,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模仿他人的倾向,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更是明显。
我们会看周围的人的反应,以判断这是否是紧急情况——我们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其他人其实也在参照我们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了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相互观察,通过其他人的表情和行为来判断情况;
而如前所述,我们在确定情况之前会保持不动声色——结果就是大家都看起来若无其事,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于是我们就判断一切正常。
这种“每一个不明真相的人都通过其他不明真相的人来判断情况,结果依然是大家都不明真相”的现象,叫做“多元无知”
它导致一个紧急事件被所有人解读为正常情况。
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社会比较
你必须做出判断,才能决定是否介入事件。
没有人喜欢把正常情况误判为紧急事件,那意味着自己大惊小怪,而且很愚蠢。
这种害怕难堪和被嘲笑的心理,称为“预期性焦虑”
设想一下,当你大义凛然地走向哭泣的女孩,询问她是否遭遇抢劫时,她却告诉你“我刚和男朋友吵架了”;或者当你快速冲出门外,准备制止袭击者时,却发现别人是在开玩笑,你会不会很尴尬?我们害怕自己反应过度,不愿“自作多情”,
我们会不动声色,直到做出确切判断。于是就拖延了行动的时间,错过了最佳救援的机会。

也就是这三个原因,导致旁观者集体冷漠
以至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悲剧。

在拥有无数网民的社交媒体上,有多少用沉默标榜正义的旁观者?

  比起勇敢站出来发表观点,
  保持沉默,至少无害。

三鹿奶粉事件,幼儿园事件,疫苗事件,性侵事件
 每当社会事件出现时,作为旁观者,站在一边 

 我们抱着和谐至上的心态保持着沉默,
  自以为是长大让我们卸下锋芒遇事冷静,
  端着矜持的架子不去趟社会舆论这滩浑水。
  但是仔细想想,
这难道不是美其名曰沉默是金的麻木不仁吗?
 
然而,能够“杀死罪恶”的,从来都不是故作矜持的保持沉默,而是采取有效行动的正义,是击中要害的观点。
 马丁·尼莫拉那首很著名的忏悔文写道:
  纳粹杀共产党时,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
  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然后他们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是新教徒;
  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的时候,
  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在电视新闻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一个人遇到困难,大家都在围观却不愿出手相救,媒体大呼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去帮助别人的想法,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就是旁观者效应-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想:“即使我不去救,也会有别人出手相助的。”但也这正是因为如此,旁观者造成了很多的社会悲剧。
2010年,42岁的英国女士西蒙·贝克在Facebook发布自杀遗言,她的上千名线上好友无人报警或相助,直到次日警方发现其遗体;
2008年,一名美国男子在马路旁边把自己的儿子活活踩死,此人的家人、朋友及路人在旁围观,无人制止;
2007年,一个中国小伙公车上抓小偷被捅10刀,周围乘客袖手旁观……

知道了“旁观者效应”,
我们就应该努力避免成为它的牺牲品。
我们应该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
那些敢于第一个打破自己内心深处“旁观者效应”的心理枷锁,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出手相救,而不是在旁边相互观察,不动声色,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英雄。

最后,愿我们都可以做别人的英雄!
参考文献:
旁观者效应:Darley, J. M. , & Latane,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Pt.1), 377-383.

(相关视频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
文章|源排版|源
  图片|网络

旁观者效应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