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的原理是什么?
消毒柜是利用高压无声放电装置产生臭氧分子,通过臭氧分子还原成氧分子所产生的强氧化作用来实现杀菌目的。
消毒柜内部的温度必须达到125℃,而且持续保持10分钟,才能把对人身体有害的牙孢菌及肝炎病菌杀死。
出于这个原因,只有单一远红外线消毒功能的消毒柜中不宜存放塑料器皿,因为要想在柜内达到125℃,不论是采用石英管还是电热丝发热,发热元件附近的温度肯定会大大高于125℃,塑料容器在长时间的烘烤之下,很容易变形,同样的原因,消毒柜消毒过的器皿也不能马上取出来,以免高温伤手。
不过,有些高档双门产品还附加有臭氧杀菌功能,用上层的低温消毒室专门对那些不耐高温的餐具进行消毒。
消毒柜的消毒使用方法?
步骤/方式1
1、消毒前必须先把碗碟晾干。
步骤/方式2
2、把碗放在上层。消毒柜的上层温度没有那么高。用于消毒一下塑料制品或者碗就可以。不锈钢的碟子一般放在下层,下层的温度会比较高一点,能够有效的进行消毒。
步骤/方式3
3、放好碗碟之后,我们开始启动消毒柜了。打开开关,然后点击智能按钮。消毒柜就会自动启动。点击上曾按钮调整消毒的时间。一般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步骤/方式4
4、如果我们只想消毒上层也是可以的,直接点击上层,进行启动。如果我们碟子比较多,只想消毒下层的话,我们就直接点击下层按钮。
消毒柜原理
臭氧消毒柜是使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实行消毒,臭氧在常温下是蓝色的爆炸性气体,有臭味。在确保臭氧不流出的处境下,维持消毒柜里臭氧的浓度,以保障杀菌作用。而电热型消毒柜是使用高温进行杀菌消毒,高温对病毒有杀害作用。
消毒柜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消毒柜是通过臭氧消毒的,其采用高压放电或紫外线将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成臭氧分子,再利用臭氧分子还原成氧气分子时的强氧化作用破坏细菌体的核酸物质来杀死细菌,臭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作用于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生物结构,能够使之丧失生存能力,是不锈钢、陶瓷等耐热餐具的最佳杀菌卫士,并且能够消灭引发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菌。
消毒柜的原理
1、臭氧消毒柜: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进行杀毒、臭氧在常温下为带蓝色的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是一种光谱杀菌剂。但臭氧泄漏会危害我们身体健康,作业现场空气中允许的阀限值0。2mg/m3。所以臭氧型消毒柜需在保证臭氧不泄漏的情况下,保持柜内臭氧的浓度,以确保消毒效果。
2、紫外线消毒柜:利用紫外线和臭氧作为消毒方式的消毒柜。消毒灭菌使用的紫外灯应是高臭氧紫外灯,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200-275nm ,其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紫外线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紫外灯同时产生臭氧,也起到杀菌作用。
3、高温消毒柜 :利用高温发挥杀菌作用。高温对细菌有致死作用。细菌中的蛋白质因为受热而发生变性凝固,活性消失,代谢发生障碍,导致死亡。电热型消毒柜的消毒温度应≥100℃,消毒时间应≥15分钟。